 |
近期热门文章 |
 |
|
|
|
 |
首页-人生仪礼-【人生礼仪|成人礼】上头与开脸:女子的成人礼 |
more... |
【人生礼仪|成人礼】上头与开脸:女子的成人礼
|
2016-10-17 9:59:19 |
|
|
加笄、上头、绞脸、开面……这些词语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陌生?好像都是已婚女子的专属呦。话说,自几个月前民俗君推出古代的男子冠礼之后,有的读者就表示期待续篇——女子成人礼。今天,民俗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“藏在深闺人不知”的女子成人礼俗。 笄,即簪子。古代男子成年时需总发加冠,女子成年则梳发为髻,别笄于上,称为“笄礼”。笄礼仪式相对简单,文献记载也较为零散,如《仪礼·士昏礼》云“女子许嫁,笄而醴之称字”;《礼记·内则》篇有“女子……十有五年而笄,二十而嫁”;《礼记·杂记下》“女虽未许嫁,年二十而笄,礼之,妇人执其礼;燕则鬈曲”,从中大致可以看出成年的年龄规定与女子生理成熟期大致相符,不过具体仪节不详。宋元时期,部分儒学大家对女子笄礼作了规定,但基本属于冠礼的微缩版。 女子年十五以上皆可行之。择日告庙,陈设一如冠仪,以主母为主人,亲姑或亲婆为宾。但于中堂行礼,只用初加。祝辞醮辞笄辞。礼毕。主母以笄者见于祠堂。于嘉会堂拜诸尊长,礼宾皆如冠仪。时至今日,婚礼中女子盘发梳头,可以说便是笄礼的流变形式。笄礼一般在春季举行,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载:“子女及笄者, 多以是日(清明前一日)上头。”“上头”本是古代男女成人礼的代称,后多指代女子笄礼。至今,福建云霄一带有农历三月十五花朝节出花园成人仪式,日期与清明节相近,或是上古春季举行成人礼的衍变。笄礼一开始就和婚嫁分不开。后来,笄礼融入婚礼中,有的在婚前举行,如民国三十二年(1943)广东《民国新修大埔县志》:“冠礼,埔邑无之,而有笄礼。女子临嫁,择吉至祖堂礼拜,坐以圆笪,母为之加新簪,勉以好语,谓之‘上头’。”有的于婚礼中举行,如民国二十二年(1923)《铁岭县志》新妇进入男家,“女傧用鸡卵二枚,一红一白,为新妇理发净面,曰‘上头’”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,贾宝玉为麝月篦头,晴雯用“上头”来讽刺二人关系不一般: 宝玉只篦了三五下,只见晴雯忙忙走进来取钱。一见了他两个,便冷笑道:“哦,交杯盏还没吃,倒上头了!”宝玉笑道:“你来,我也替你篦一篦。”晴雯道:“我没那么大福。”说着,拿了钱,便摔帘子出去了。 |
|
|
|
|
|
|
 |
民俗大家 |
more... |
 |
|
|
 |
民间艺人 |
more... |
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