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摄时间:2003年2月16日
拍摄地点:新疆乌恰县黑孜围乡种羊场
拍摄对象:古则莱(小主人)及其家人亲属
组图数量:11
组图说明:柯尔克孜族人的满月礼一般在孩子出生40天时举行。柯族人崇尚40这个吉祥数字,源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有“40个姑娘”之意。仪式上,新生儿的祖母在屋子中间放置的一只大铁盆里放了一把刀,又加入40颗羊粪蛋,调好温度后由妇女们(原则上要40个妇女)给孩子身上浇40木勺温水洗澡。来的客人每人献一颗奶酪,盘中放40颗奶酪,放在孩子面前,表示祝贺(也有点40支绵烛灯的)。盆中放刀表示希望孩子长得像铁一样结实,成为英雄好汉(如果是女孩则放金戒指)。孩子出浴后用爷爷的皮大衣(或亲属中长寿者的皮大衣)包好,再由长者剪去一撮胎毛(也有专门举办剪发礼的)。整个礼仪中共使用了40粒羊粪、40勺温水、40颗奶酪,加起来就是120的吉利数,寓意着孩子长大以后牛羊成群、幸福长寿120年。
摇篮这种传统的什物在内地已不多见,但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却一直传承下来,原因是它方便、舒适、卫生,适合游牧生活。因此,把孩子放入摇篮,对于新疆少数民族而言,是作为一大礼仪事项来举行的。一般在孩子出生7天或9天时举办摇床礼——也即把孩子放入摇篮的仪式(现在也有和满月礼一起举办的)。先由祖母用放入羊粪的温水把孩子洗干净(羊粪是草原民族的吉祥物),给孩子穿上简单的新衣,抱给来宾一一过目,并唱“摇篮歌”祝福,然后当众把孩子放入摇篮。放入前要把刀和砍砍子在枕下放一放,有驱邪之意;若是女孩则放针线、戒指、扫帚等物。希望男孩长大是草原英雄,女孩长大善女红、会理家。也有放书本等物希望孩子成长为有知识的人。
图片注解:
1、古则莱的摇床礼上妇女们在进行赛马大赛以示庆祝。

2、来客要在进门时扯下挂在门上的红布条(因为生孩子时门上挂布条,表明这家有产妇,不便打扰)。

3、调好放了羊粪(吉祥物)的温水,准备给孩子洗浴。

4、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入温水盆。

5、洗净擦上羊油,以后皮肤会长得细嫩、结实。

6、抱给女宾过目,唱摇床歌。

7、把刀子、砍砍子在枕下放一放,避邪、保健。

8、在柯尔克孜族地区还有洗完要剃去胎发(称剪发礼)的习俗。

9、然后用祖辈的大皮袄包一下孩子,以示孩子像爷爷一样健康长寿。

10、摇床礼上要杀羊宰牲设宴招待来宾。

11、摇床礼上还要请来民间艺人唱起欢乐的玛纳斯,预祝孩子在英雄史诗的熏染中茁壮成长。
